查看原文
其他

这辈子,我只要做好铀矿地浸这一件事就够了


     自周义朋老师获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其先进事迹获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官方网站、中国能源报、中国核工业报、江西晨报、新法制报等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将国防科工局官网报道原文摘录如下:



“这辈子,我只要做好铀矿地浸这一件事就够了”

——记第五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东华理工大学周义朋博士

引 子

去过新疆戈壁腹地的人,没有不知道死亡之海“罗布泊”的,那里人迹罕至、一片荒芜。一位地质教育工作者,离家万里扎根戈壁十余载,默默耕耘,只因为荒漠地下储量丰富的铀矿——这种被誉为“核工业的粮食,战略核力量的军工基石”的珍贵资源。



“2006年,我第一次走进新疆的茫茫戈壁,从此与戈壁荒漠结下不解之缘。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份缘分一结就是13个春秋……”3月4日下午,在东华理工大学“雷锋月 赣疆情 军工魂 志愿行”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一个沉稳的男声讲述着他在戈壁荒漠里面临的困难、执着与坚守,坚定的话语诉说着他不悔的选择。

在主席台作报告的人是周义朋,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西省“铀资源勘查与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在今年2月27日中宣部公布的第五批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中,周义朋榜上有名,并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赴京领奖(全国共11名)。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周义朋对工作坚持不懈的热爱,也是为我国国防军工和核能事业能矢志奋斗、奉献青春的真实写照。

  

“他经常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

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连饭都顾不上吃”


在新疆戈壁腹地的13年里,江西人周义朋见到了太多他人生前32年不曾见过的新奇——寒冬的泼水成冰,苦夏的流金铄石,茫茫戈壁的寸草不生,当然还有百米沙墙的遮天蔽日……

从不远万里、初到戈壁的32岁青年到艰苦探索、扎根边陲的45岁中年,为了研发绿色高效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周义朋像候鸟一样“逐矿床而居”,先后从毗邻“死亡之海”罗布泊的吐哈盆地戈壁到伊犁腹地的乌孙山下开展核能开发研究。在吐哈戈壁,他住过简易铁皮寝车,当地四时不见甘霖,生活用水都需从几十公里之外运入;沙暴肆虐时车内沙尘弥漫,睡觉也必须戴着口罩;在乌孙山下,他经历过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顶着暴风雪艰难地开展野外试验……


(周义朋大雪天在野外试验现场)

但开工没有回头箭!周义朋的野外试验一旦启动就无法间断:小到试验材料、设备维修、学生工作和生活保障,大至工艺设计、资金计划、系统建设、试验运行、监测调控等等细致而繁琐的工作都需要周义朋通盘考虑,乃至亲力亲为。

对他而言,试验就像是一片安眠药,当日确认完结果才能安然入睡;同时也像是一支兴奋剂,为保证试验的正常连续运行,他经常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连饭都顾不上吃。

特别是2010年,野外试验进入关键期,学生助手们因考试和毕业等原因返校,需要五六个人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试验,一下子只剩他一个人。课题组临时雇用两个当地村民协助,以维持试验正常进行。然而每天12小时的超负荷工作,使得村民们难以忍受。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连最后半个月的工钱都没要就“撂了挑子”。但周义朋咬牙坚持,和另一位村民苦撑到学生的到来,没有因为缺人耽误一天的试验。

即便如此,却很少有人苛责那位离开的村民。荒漠戈壁的艰苦条件,外人难以想象。就是矿山的职工,也是连续工作20天,然后回家休息10天,用他们的话说,“20天上班期满,在戈壁滩多待一天就会疯掉”。

在戈壁滩开展试验,除了劳累,精神压力也是周义朋肩挑的一个重担。项目研究的生物地浸工艺是一个国内外都没有成功先例的全新探索性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铀矿采探需要钻孔,二三百米的孔,钻一米就要花费近一千元。可万一一钻子下去没矿怎么办?别无他法,周义朋只能守在现场,反复看材料、与团队讨论、经常向学校报告试验成果,让预测更加精确。除了试验块段的选择、钻工的施工与成井,试验工艺系统的设计与建造、试验条件的设计与参数等各方各面,也都需要周义朋做足功课。

更多地,还有意想不到的危险。有一天周义朋收工回住地,天已黑,在路过地下泵房时,他听见房内滋滋的异样声音感觉不对劲,从露出地面的半截窗户往里一看,注液管在泵头的连接部被高水压冲开了一道缝,直往外喷水,他赶紧从侧面黑暗的台阶冲下去关电闸,到底部时一脚踏进了几乎至膝的深水中。等关掉注液泵开关再打开房灯,才发现积水几乎就要淹没电控柜裸露的电缆接头。如果再晚几分钟,他踏进水里的那一刻就会触电致命。

“我当时什么都没想,也没顾上想,唯一的念头就是赶快下去关掉电闸保护设备,不能让试验中断。”周义朋说。

类似惊险的经历还不止一次。2012年,在伊犁512矿床试验期间,正赶上罕见的大雪天,往返生活区与试验现场的道路都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就在他从现场返回生活区途经一段陡坡弯道,车辆在下坡时突然熄火失控,随即旋转着滑下坡道,直至坡道拐弯处才勉强停了下来,不远处就是七八米深的边坡,如果再往前滑,后果不堪设想。

戈壁的风沙吹不跑,野外的艰辛难不倒,意外的惊险吓不住。在祖国的核能开发事业面前,周义朋的激情就像大地深处的熔岩,喷薄而出,奔涌向前。

“他是个很纯粹的人”,天山铀业公司735厂崔裕禄最佩服的就是周义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把平凡做到极致的精神,“只要试验需要,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干,丝毫不贪图个人享受。”

在戈壁滩,经常见到的周义朋是裹着件满是泥土的工作服,扛着铁锹,拖着管子,背着工具包……像极了工地上的农民工,只是包里比农民工多了个试验记录本。

正是这位脚踏实地将平凡做到极致的“科研民工”,凭借着对核能开发事业的满腔热情,在祖国边陲孕育出微生物地浸开采技术的新突破,成为我国首个并是目前唯一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铀矿地浸系统;他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等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当有待遇优厚的其它高校和企业抛出“橄榄枝”,本可以离开的周义朋毅然选择留下:“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希望自己不要半途而废,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是我的责任。这辈子,我只要做好铀矿地浸这一件事就够了!”


“当教授早一点晚一点都没有关系”


十月的江南才将夏的浓烈归于平淡,万里之遥的伊犁却已经开始飘雪,沙尘暴时不时也来“凑热闹”。眼睁睁地看着雪从山顶一点点向脚下推进,周义朋心急如焚。工地一旦被雪覆盖,就得待到来年三四月才能开工,所以得抓紧在“蚕食”之前把室外的活儿干完。

所以气候允许的时候,周义朋常常没日没夜的赶工,十多年来的野外工作,一直没有节假日和周末,只要现场工作不停,周义朋就没有休息,连每天是星期几也不知道。

但总是忙成陀螺的他,对学生总能挤出时间。在很多人看来,做科研出成果多,带学生那是捎带手,可在周义朋心里,他始终是名地质教育工作者,教学和科研不可偏废。除了潜心钻研技术外,周义朋常来到“小年轻”中间,无私地“传帮带”,带动科研团队建设和青年学子的成长。


(周义朋在指导学生)

在矿山,他经常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科研骨干提供“免费午餐”,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教学,免费为合作单位、企业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有时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他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和矿山的青年工程师们打打羽毛球,去厂区的健身房锻炼,有时还会给矿山的小年轻们做一碗严谨的“三酱”拌面——像做实验添加试剂一样,将黄豆酱、拌饭酱、牛肉辣椒酱三种配料精准配比,再淋洒在劲道爽滑的面条上。这时,青年工程师们通常会一拥而上,他们的胃带着他们的心都被周义朋征服了。

一提起他,矿山的90后们脸上满是敬佩。“偶尔家长吩咐的事情都会点打折扣,但周老师说的话我们一定坚决执行。他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进戈壁滩的一个人。”

周义朋平均每年野外工作时间在9个月以上,最长时间11个月没回一次家,放弃所有周末和寒暑假。尽管科研工作很耗费精力,但周义朋每年都会抽1个月时间,回到学校,回到南昌为研究生授课,让学生们尽可能接触实践操作。课后,他还喜欢和同学们分享他在新疆野外科研的经历,激发大家服务军工、报效国家的热情。同学们都爱找周老师交流,经常一聊就是个把小时,茶水放凉了也浑然不觉。

就这样,在边疆勤勤恳恳耕耘13载的周义朋成了深受年轻一代敬佩的专家和老师。

可寒来暑往,这位“老黄牛”的职称却还是副教授。到了评职称的时候,同事们都劝他赶紧报送,但周义朋不慌不忙,“我现在还不够格,早一点晚一点当上教授都没有关系,我只想做好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野外生活当然是苦的,但这些别人眼里的‘苦’与一个个突破带来的成就感和大家对我的认可相比,就不那么重要了。”

爱因斯坦曾说,不要希求做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对人生的价值衡量,周义朋有把自己的标尺。

工作之余他不爱上网,喜欢听听评书,偶尔他也会弹着不太熟练的吉他,或者在无人的旷野吼上几嗓子,虽然多年在边疆的苦与乐在他的言语里总是那么轻描淡写,但他明白国家利益在心上重达千斤的分量。职称、名气、收入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国家科学事业的需要才是他衡量自身价值的准绳。

就这样,“和谁都不争”的周老师让东华理工大学暂时少了一位名利双收的教授,却让戈壁滩多长出了一株坚韧不拔的红柳。

  

“这样的相守扶持,远比朝朝暮暮更情深义重”


每结束完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劳作,周义朋都要看看时间。如果时间合适,他就会掏出手机向山坡上走去,一边转悠一边寻找着什么。

电话接通,“崽崽,你还好吗?爸爸到处找信号给你打电话……”

思绪回到13年前——

2004年9月,周义朋开始攻读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3月,尚在读研究生的他,凭借着勤奋与刻苦,参与了学校承担的第一个地浸采铀核能开发项目科研工作。从此,结下了13年的地浸之缘和新疆之缘。那年,他女儿周梓一才三岁。


(周义朋在山坡上找信号给女儿打电话)

13年来,周梓一最怕的,是春暖花开的日子。

她自小就知道,一到这时,爸爸就要收拾行囊远赴大漠。再次见到爸爸,已是隆冬时节。

“他这十三年里,一年才回一次家,每年回家和我们团聚不过七八十天,甚至有三个春节都在戈壁滩上过。特别是2010年除夕,在万家团圆的时候,他还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为修复坍塌的实验支架忙到天黑。”说到丈夫,周义朋的妻子杨志云满是心疼与不舍。

“我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每每提及家人,一贯坚毅淳朴的周义朋却几度哽咽,潸然泪下:“转眼女儿已经上高中了,自打她上学以来,我接送女儿的次数屈指可数,家长会只参加过一次。上小学时,女儿还常问我‘为什么学校总是派你去新疆啊?为什么不派别人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我在新疆的工作有了理解,类似的问题也渐渐不再问了。但长时间的分离使得女儿的成长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跳跃式的,无法连贯起来。每次久别重逢,感觉到女儿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又有了很大分别,我内心的愧疚也一年一年地增加。”

渐渐地,妻女看到了周义朋的坚持与执着,不理解的情绪也变成了全力支持。虽然妻子常年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但杨志云理解丈夫:“这样的相守扶持,远比朝朝暮暮更情深义重”。

周家有女初长成,现在的周梓一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弹得一手好钢琴,也画得一手好素描。虽远在新疆,但周义朋对女儿的牵挂无处不在,偶尔他也会在朋友圈“连载”女儿的速写习作,难掩骄傲之情。

只要一回南昌,难得回家的周义朋就包办下所有能做的家务,只要他在家,妻子就不用下厨房,尤其是那道维族同胞尝了都说好的红烧土鸡。杨志云知道,这是丈夫无言的补偿。

回首往事,周义朋备感自豪:“‘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一种幸福。我失去了这样的幸福,但我把我们东华理工大学的根深深扎进了铀矿采冶的最前沿阵地,使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在我国最大的天然铀生产基地落地生根,将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

“荒漠坚守十余载,突破道道科技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红柳耀戈壁,家国大情怀!”这是第二届“感动江西”年度教育人物颁奖典礼给周义朋的颁奖词,全场观众听后无不动容,以雷鸣般的掌声向他致敬。面对当时的大场面,朴实的周义朋没有说太多“高大上”的感言,他朝着台下的妻女深情地说,“亲爱的老婆,你辛苦了!我的女儿,你也是爸爸的骄傲!”

2月末,中宣部公布了国家第五批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里面,周义朋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赴京领奖。怀揣荣誉归来的他,执着不变、初心不改。“我做的都是极为平凡的本职工作,能够在边疆服务于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是我心之所愿,职责所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立足岗位,不怕困难,努力工作,让自己这颗‘螺丝钉’永远牢固、坚定和闪亮。”周义朋说。

看到昔日学生取得的卓越成绩,著名留苏老专家史维浚教授十分欣慰:“周义朋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练,放弃了许多个人利益,一心为事业奋斗。如今,红柳已壮大,水文地球化学后继有人、东华理工大学后继有人、中国铀矿事业后继有人……”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惦记着野外实验的周义朋再次收拾行囊奔赴新疆伊犁大漠深处,“项目野外试验非常紧张,那里现在只有五个学生,我得赶紧赶回去。”

附部分相关新闻链接及剪报:

1. 中国能源报:


铀矿地浸“老黄牛”


2. 中国核工业报: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这辈子,我只要做好铀矿地浸这一件事就够了”

——记第五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东华理工大学周义朋博士


3.  江西晨报: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扎根新疆戈壁深处 十余载潜心钻研铀矿采冶

——记“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周义朋

4. 新法制报: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以苦为乐 坚守戈壁滩13载

——记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周义朋


往期精彩回顾


粉红色的回忆,清透并沉寂,温柔且清醒

开启你的脑洞||小D会有多可爱呢!

ECUT NEWS || 一周新闻速览 (3.11~3.17)

春天了!要走!


—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大学生传媒中心—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

做一个一直陪伴你的官微

图文编辑:杨丹萍

来源:校园新闻网

投稿邮箱/ecut_cmzx@163.com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QQ、微博@东华理工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